中文  |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31卷, 第4期 
出刊日期:2008-12-25
  

  • 全选
    |
  • 史朋 叶加仁 张晓宝 郭建明 陈红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莫里青断陷地温和地压实测数据出发,应用地温—地压系统原理分析了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的地温场、地压场及温—压系统的特征,并结合构造分布格局分析了它们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莫里青地区地温梯度总体较高,地温异常在平面上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地温场的分布对生油门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2400m为界,深部发育弱异常高压,油气垂向运移力较弱;该区发育弱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受温压系统和构造格局的影响,油气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下部弱高压型温压系统的中上部,横向上则主要集中在相对低能的温压分区内。
  • 李新玲 阮基富 李开放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储层建模技术是在油气藏描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近几年在各大油田的应用表明其在水平井部署、剩余油挖潜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针对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需要,综合利用气藏地震、测井及地质等资料,在对储层主控因素分析基础上,根据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原则、等时建模原则、相控建模原则,分别利用克里金法、序贯高斯模拟法和相控随机模拟法建立了雷一1气藏磨91井区储层模型。最后利用容积法及气藏数值模拟法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及方法优选。
  • 李鲜蓉 柳益群 高辉 白清华 樊婷婷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大量的野外岩心观察、室内显微镜薄片鉴定、古地磁试验、粘土X衍射实验并结合敏感性实验、水驱油试验、非均质性等多项研究,针对合水地区的孔渗特征、孔隙结构、填充物和敏感性、裂缝发育方向等影响开采开发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了一些认识:长82层段储层物性略好于长81层段;研究区储层的敏感性较弱,对开发影响不大;微观、宏观的裂缝均较发育,对本研究区储层有控制作用,其宏观裂缝主方向是南西、北东向,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 张虹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川西深层须家河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气藏具有超深、超低孔渗、超高压、超致密等特征,为典型的裂缝性气藏,裂缝预测是该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最大难题。近年来,以宽方位、大偏移、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资料为主,多学科协同,充分利用三维三分量的纵波信息和转换波信息,从地史成因裂缝预测、P波地震属性裂缝预测、P波方位各向异性检测、横波分裂裂缝检测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较好解决了须家河组超致密储层裂缝预测问题。
  • 战薇芸 丁玉兰 王玉文 谢正龙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气藏地质、气藏工程等因素,优选出XGS气田茅口组气藏等3个气藏进行建库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气藏气密性、储层储渗性、气藏压力系统、采出程度、生产特征等因素,认为XGS气田茅口组气藏满足储气库库址筛选原则,可以做为建库目标。
  • 胡绪龙 李瑾 张敏 胡国艺 张硕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油气田地层水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都是十分活跃的物体,它与油气伴存,不仅可以改变油气性质,自身也在不断变化。变质系数、脱硫系数、碳酸盐平衡系数、镁钙系数和钠钙系数等常用的地层水化学特征参数,是判断气藏保存条件的重要参数。文章以此几类参数对呼图壁、霍尔果斯油气田的气藏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判断。
  • 刘东 张久存 王永红 燕自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驱替过程中,受储集层非均质性影响,注入干气易于流过高渗透带或天然裂缝而过早发生气窜。文章简要介绍了凝析气井气窜的4种判别方法,通过分析牙哈2-3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的现场资料,结合数值模拟方法,阐述了注入气突破至采气井后,采气井产出流体组分及相态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气窜发生后凝析气井产能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凝析气井气窜后的治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 何志雄 钱贺斌 李铁军 孙雷 刘志斌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考虑井筒温度变化的基础上,综合利用Cullender-Smith方法和井筒携液计算公式,结合流体相平衡热力学闪蒸计算,运用状态方程模拟,可对井筒中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压力、气液组成、气液摩尔分数和积液情况进行预测,掌握不同生产时期高气液比凝析气井的井筒动态,更好地指导凝析气井的生产。
  • 王红涛 王润好 王克杰 刘宇 宋宏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庄油田泌浅57井区为例,通过理论模型计算不同注气参数下蒸汽加热半径的变化,结合断层附近生产井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了蒸汽吞吐条件下生产井距断层的合理距离。又通过两种油藏模型对泌浅57井区作精细数值模拟进行进一步论证,最终研究确定了生产井距断层的合理距离应在40米以上。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新庄油田其它区块和类似稠油油田的蒸汽吞吐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罗钟鸣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压裂起始过程中射孔孔眼处会出现多条裂缝,这些裂缝的延伸、连接情况复杂,对它们的研究有利于对射孔、压裂参数的优化。文章采用简化的裂缝模型,应用复变函数与位错理论确定了裂缝的应力场分布表达,通过sih方法及坐标变换求解裂缝应力强度因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最后使用算例验证分析了解析结果。
  • 李 俊 彭彩珍 王 雷 孙 雷 林 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储集空间特殊,结构复杂,其内部流体流动形态、流动机理不够明确。根据TH油田地质资料显示的缝洞联接方式,设计了2种缝洞物理模型,采用人工造缝造洞技术制备实验模型岩心,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注水驱油时油水遵循的流动规律、水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合理的缝洞数学模型以及水驱油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此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指导。
  • 王延民 李 皋 李永杰 黎 强 郑茂桃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气体钻井由于具有机械钻速高、防止井漏、消除泥页岩水化及保护储层等优势,已受到钻井界越来越多的青睐。但对气体钻井过程的排砂管线设计与安装,没有提出特别明确的要求。为此,通过对不同几何尺寸排砂管线的摩阻的计算,重点对比分析了排砂管线长度、直径对环空携岩参数的影响,为今后气体钻井排砂管线优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张桂林 苏山林 王延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国内各油田在防喷器使用中关于控制系统操作手柄位置问题的不同观点与做法,查阅了国内三项石油行业井控核心标准,对远程控制台、司钻控制台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三位四通转阀进行了解剖。分析认为:在正常钻井中,应将操作手柄置于“中”位,利于迅速关井,利于设备、油量和压力的保护,能有效防止管线突然爆裂等突发事件造成的井控重大隐患,文中提出了“中”位应是防喷器控制系统操作手柄最佳位置的建议。
  • 王荐 张荣 聂明顺 向兴金 吴彬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HRD弱凝胶钻开液是一种新型无粘土相水平井钻井液,它所形成的弱凝胶具有独特的流变性,表观粘度低、动塑比高、低剪粘度高、静切力恢复迅速、无时间依赖性,具有很好的动态携砂和静态悬砂能力,能有效地克服水平井或大斜度井段携砂难、易形成岩屑床等问题。同时该体系在低剪切状态下具有高粘弹特性,可减少钻开液中固相和液相对储层的损害,有利于储层保护。在冀东油田水平井应用时,井壁稳定、可有效抑制岩屑床的形成,井眼畅通,保证了钻井和完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 刘海鹏 张海青 吕振华 郭祥鹃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塔河油田TK480完钻井深5593.10m,裸眼井段长达4246m。文章介绍了该井钻探过程中的经验和复杂事故的处理情况,认识和总结了在粘土含量较高的白垩系、侏罗系和石炭系及砂泥岩频繁互层、垮塌严重地层中裸眼钻井的钻井液技术。
  • 贾志伟 杨启明 马青 李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介绍了现场原有伴生气回收工艺,针对偏远或小规模油田存在的因井口分散导致回收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新的伴生气回收工艺流程。新工艺克服了原有伴生气回收设备难以在现场加工、且回收后还需要投资建厂、加工利用成本高的缺点,能够实现现场完成加工。该工艺现场脱除伴生气中含有的硫化物和碳化物,并用膜法工艺进一步净化其它有害物质,既可以降低回收成本,又能够现场制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民用液化气,从而达到环保、节能、创造更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 侯丽平 景岷嘉 邓 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新沟嘴组油藏注入水与地层及其流体不配伍,造成储层伤害严重的问题, 本文根据新沟嘴组储层的基本特征,总结出了造成储层伤害的潜在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注入水配伍性及其对储层伤害的研究,建立了新沟嘴组注水水质指标体系,并配套了水处理药剂,明显改善注入水水质。
  • 李旭日 刘建仪 张广东 李丽 柳燕丽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牛地气田对污水处理采用回注方法,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根离子,而地层水中也有很高的矿化度,主要离子为钾、钠、钙、镁、钡,因此回注污水与原地层水相混,会产生结垢现象,结垢类型主要为硫酸盐垢。本文应用热力学溶解度法和饱和指数法对大牛地气田地层水主要存在的硫酸盐结垢情况进行判断、预测及计算。对大牛地污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张伦友 黄嘉鑫 张彩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4): 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针对“可采储量计算”、“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地质认识程度”、“井控程度”等影响储量可靠性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储量经济可采性”提出了评价指标,为从事储量计算与评价工作的读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网站版权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