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2卷, 第1期 
出刊日期:2009-03-25
  

  • 全选
    |
  • 严玉霞 王兰生 李子荣 谢邦华 邹春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广安构造须家河组碎屑岩储层的常规薄片及铸体薄片镜下鉴定,结合区域地质、钻井、测井、物性分析等资料,从储层的原始组份及粒度、成岩作用及其顺序等方面,分析了广安构造须家河组储层物性的主要特征,研究了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了该区溶蚀作用、构造破裂作用及部分胶结作用对改善储层物性具有建设性的作用;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则对储层物性具有破坏性的作用;而交代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不明显。
  • 江兴福 谷志东 赵容容 左云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环开江—梁平海槽飞仙关组39口产水井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地层水具有矿化度高,碱性,SO42-、H2S含量高,以Na2SO4型为主,各特征系数存在差异的地质特征;Na2SO4型地层水并不都是处于裸露和严重破坏的地质环境的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其成因是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顶(底)部的膏岩溶滤使地层水中SO42-含量偏高而导致;这种具有高矿化度的Na2SO4型地层水,对油气运移、聚集与保存条件有利。
  • 邹春艳 郑平 严玉霞 王庆威 王兰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沉积特征、岩性分布以及烃源岩厚度展布特征入手,对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烃源岩在平面上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结合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烃源岩评价指标,对飞仙关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生烃条件较差,但在川东部分地区具有局部成烃能力。
  • 罗荣涛 王震亮 赵景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低孔、低渗储层背景下发育的油藏往往具有复杂的控制因素,经常出现油水同产的现象,白豹油田延长组长4+5段油藏即属此类油藏。基于长4+5段储层的沉积相、物性、非均质性和构造等发育特征,分析了油藏类型及其在剖面和平面上的展布。研究认为:研究区油藏属典型的岩性油藏,长4+511为主力产油层段,油藏分布尽管存在非均质性,但连片性较好。储层非均质性和鼻状构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较为明显。
  • 卢占国 吕景峰 刘新文 王乃建 高国成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影响山地资料成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由于复杂地表特征带来的噪声发育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宽线横向大基距组合检波方式采集,可以大幅度压制侧面及各种地表因素带来的散射噪声,有效的提高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在库车山地采集中,通过不断优化应用宽线大组合,提高了资料品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绪磊 齐井顺 罗明高 徐亮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火山岩的裂缝主要是通过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分析等研究方法来识别,但由于成本及准确率等原因使其作为裂缝的应用方法不够理想,并且定量识别仍然是一个难题。文章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和成像测井资料采用多参数综合识别方法对渤海湾盆地某凹陷火山岩储层裂缝进行研究,通过参数优选、多组判别分析,建立了火山岩储层裂缝的定量识别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汤小燕 王兴元 朱永红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火山岩裂缝性油气藏裂缝测井识别这一难题,在详细定义了火山岩储层裂缝的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裂缝概率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西部火山岩储层进行了裂缝定量识别,识别结果与成像测井对比表明,该法能够较准确地对火山岩的裂缝进行识别,且精度较高、实用性强,能满足火山岩地层裂缝测井识别精度的要求。
  • 朱豫川 刘建仪 张广东 朱得利 李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详细介绍了预测气井产量递减的几种常用方法,从经典的Arps递减曲线到现代产量递减曲线(Fetkovich递减曲线、Blasingame递减曲线),并对其应用范围、优缺点进行对比,能更科学有效地利用现有方法进行产量递减分析。应用该方法对G8井、G10井的生产数据进行递减分析,不仅获得了两口气井的递减参数,而且获得了储层物性参数。经对比,常规试井解释结果较为接近,因此,对于低渗气井或不便长时间关井的气井来说,用生产数据进行地层参数预测是可行的。
  • 傅春梅 唐海 吕栋梁 卢涛 李跃刚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致密低渗储层具有很强的压敏性,水的存在降低了渗透率,使得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加强。通过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对岩样进行不同有效压力的渗透率测试实验回归出了渗透率与有效压力的关系式,结合平面径向渗流理论推导出气井的产能方程,可计算不同应力敏感系数下的无阻产量。实例计算表明含水饱和度越高,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性越强,气井产能越低,考虑了应力敏感的产能是不考虑应力敏感产能的30%~83.3%。
  • 孙勇 任山 兰芳 杨永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川东北地区天然气藏为碳酸盐岩高含硫气藏,井深在4000m~7000m,为高含硫超深井。其中部分超深井的试气层段储层埋藏深(>6000m),储层的破裂压力高,由于地面设备条件的限制,很难对其实施酸压作业,酸化施工成为勘探评价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研究蚓孔的扩展规律,确定了以最大穿透距离作为酸化规模优化的指标,形成了深井碳酸盐岩酸化工艺及其配套工艺,并在YB2井长兴组储层实施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 周玉龙 郭建春 辛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胜利油田盐家地区浅层气藏天然气含气面积3.3km2,地质储量3.18×108m3。前期生产情况表明,该区块开采具有以下难点:砂层富含粘土矿物,在淡水中极易膨胀、分散、运移,导致地层孔喉堵塞,使地层渗透率降低;部分停产气井粘土矿物含量高,堵塞严重,恢复产能难度大;储层岩石压实程度低,胶结疏松,易出砂,影响气井正常生产。文章通过对该地区浅层气藏的防砂技术研究、结合醇土酸酸化工艺对地层进行预处理改善气藏的流通能力,形成了盐家气藏防砂配套技术,为该地区浅层气藏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 陈兰 张建华 蒋仁裕 刘敏 贾海民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水驱开发效果评价体系入手,结合哈得油田薄砂层油藏开发实际,通过水驱曲线、含水上升率、地层压力、存水率、水驱指数、可采储量及采收率预测等指标对哈得油田超深超薄油藏注水效果进行评价,认为哈得油田薄砂层油藏总体开发状况良好。同时指出了目前水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开发方案。
  • 奎明清 李江涛 杨生炳 田会民 沈生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是全国罕见的第四系生物成因气田,储层岩性以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为主,其地层疏松、成岩胶结差等特征给钻井带来了不少技术难题,尤其给水平井钻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文章从导向前准备,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用效果分析等方面,详细地叙述了水平井导向技术在台H5-1井的应用情况,为疏松砂岩地层水平井地质导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李发全 龙学 吴建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川东北地区高含硫化氢气井的完井测试作业中,普遍采用APR工具。文章对APR测试时各种测试管柱的适用范围和性能特点进行了介绍,针对不同的井况及具体的试油目的,优选出测试管柱结构,大大提高了测试成功率并有效缩短了测试时间和成本,降低了测试对储层的二次污染,解决了川东北高含硫气井测试的难题。
  • 张洁 李树刚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通过室内实验测试了5种不同酚类化合物在水基钻井液中对H2S的吸收效果,通过酚类化合物与糖类化合物组配途径,得到了吸收效果较好的新型钻井液H2S吸收剂PCC样品实验结果表明:PCC吸收剂在水基钻井液中加量为4000mg/L时,可吸收H2S1967.24 mg/L。
  • 陈 波 曾雨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火山岩储层与砂岩储层有显著区别,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特殊新型储层。针对长岭火山岩气藏储层埋藏深、地层温度高、粘土矿物含量高的特点,分析其对压裂液的特殊要求,通过实验优化确定了稠化剂、有机硼延缓交联剂、前置液使用的有机防膨剂表面活性剂,特别确定使用螯合剂降低地层流体与外来流体不配伍造成的地层伤害,采用胶囊分段破胶技术降低压裂液浓缩伤害,获得了火山岩气藏压裂液配方。实验室评价表明:该压裂液体系抗温抗剪切能力强、破胶彻底、与火层岩储层矿物和地层水配伍,岩心渗透率伤害率小于15%,其摩阻系数可以降到清水的60%。该压裂液在长岭火山岩气藏得到了成功应用。
  • 李雨威 万 伟 潘英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油气井钻井深度的增加,目标地层的温度和压力也不断增加,井底和井口温度相差大,固井作业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长封固段固井工作中。从水泥浆工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必须采用一种具有高温缓凝效果的缓凝剂,文章研制了一种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以及丙烯酸(AA)为原料合成的水泥浆外加剂,不仅具有高温缓凝和控制失水的效果,而且保证了水泥浆的其它性能可调。
  • 李洁 赵立强 刘平礼 郑云川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造成油水井、注水管线、生产管线堵塞的主要是细菌、聚合物等酸不溶物及铁硫化物。常规酸化解堵无效的情况下采用含有二氧化氯的酸液体系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文章简要叙述了二氧化氯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并结合油田实例介绍了二氧化氯杀菌,清除铁硫化物及聚合物,解除管线堵塞的原理,完成了二氧化氯解堵室内研究。
  • 高 波 王 勇 李 冰 何 伟 张旭东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1): 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气田结垢是影响气田正常生产的重要原因,天外天气田在生产过程中已见水,为了防止气田水结垢影响生产,在对天外天气田储层流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天外天气田典型水样进行了结垢趋势预测。通过采用实验分析、饱和指数法和Scale chem3.0 垢化学分析系统,对天外天气田采出水进行了垢物类型的判断和结垢趋势的定性和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天外天气田井筒的井底部分结垢最严重,垢物主要为碳酸钙垢。温度升高、总压力减小、CO2分压减小、pH值增大、溶解盐量减小等因素可增加碳酸钙垢的生成量,流速下降也会逐步加重结垢现象。
网站版权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