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2卷, 第2期 
出刊日期:2009-06-25
  

  • 全选
    |
  • 谭开俊 张帆 赵应成 杨志冬 尹路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气新一轮的研究,系统总结了该盆地煤层的分布范围、地化特征,计算了资源量,指明了勘探层组和有利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侏罗系含煤地层分布广泛、厚度大,煤岩有机质丰度、成熟度较高,生烃潜能大,资源量较大,勘探前景广阔。西山窑组和东部聚煤带是目前最为现实的勘探层组和有利勘探目标区。
  • 王海静 周妮 周新艳 罗玲 谢光惠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气相色谱、色谱-质谱和碳同位素等分析技术对准噶尔盆地玛纳斯地区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原油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凝析油,第二类为正常原油,两类原油的姥植比、甾烷和萜烷特征相似,第一类原油的碳同位素值比第二类原油的碳同位素重2‰左右。经油气源对比分析认为,玛纳斯地区凝析油和正常原油均来源于白垩系烃源岩,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
  • 程建 杨鸿飞 高进发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川东高峰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是该构造继石炭系后最优质的接替储层。通过对成像测井资料在该区的应用的研究,发现成像测井在生物礁的识别、沉积微相的分析以及裂缝的定量分析上有较大的优势,并且通过成像测井资料可以对该构造的单井产能进行预测,应用效果良好,可为高峰场生物礁储层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和评价提供相关依据。
  • 裴素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高矿化度地层水油田,利用中子寿命测井可有效区别油水层,但对于淡水油田,由于油和水的俘获截面相近,因此无法用其判断油水层。硼中子寿命测井就是对中子寿命测井技术进行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应低矿化度地层的动态监测新技术。它是向地层中注入高俘获截面的硼酸,增大地层水俘获截面,从而使中子寿命测井可应用于低矿化度地区,获取地层剩余油资料。该技术对于挖掘潜力油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斌 史晓颖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中,需要对野外地质剖面记录、测井、录井记录等海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如何将海量数据用空间数据库管理并加以分析,是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一个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图的分析、绘制为例,介绍了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分析、应用等关键技术。
  • 卢涛 兰义飞 何磊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废弃压力是准确计算气藏采收率和可采储量的基础和前提。二项式产能方程法评价气藏废弃压力能够反映出气藏原始压力、气藏埋深、储层非均质特征、以及不同废弃条件等多种因素对于废弃压力的影响,因此该方法评价结果较传统废弃压力评价方法如经验法、气藏埋深法等更可靠。针对二项式产能方程法在求解参数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对该方法进行了迭代改进,并编写了相应程序,提高了计算效率及精度。
  • 蔺洪生 李勇 詹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塔河南凝析气藏现有取样井THN1井已有地层流体PVT全分析资料,运用相平衡恢复理论,在高温高压相态实验拟合的基础上,恢复得出塔河南凝析气藏原始地层流体组成及相态特征,并对恢复前后地层流体相态进行对比。同时,运用动态相态模拟技术评价塔河南凝析气藏在降压开采过程中,流体组成、流体类型及流体相态特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恢复后流体重质组份含量增加约0.53%,C1的摩尔含量略有降低,中间烃的含量基本不变化。原始地层流体反凝析液量比目前流体高3.8%;降压衰竭开发过程动态相态特征研究显示,随着地层压力降低,原始地层流体反凝析,地层凝析气变得更轻质,凝析油含量降低。
  • 李和 张哨楠 徐亮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铁山坡气田相关资料,根据回注层位要求,对铁山坡气田回注层位进行了分析筛选,最终确定飞仙关组地层为铁山坡气田的气田水回注层位。在此基础上,对选择的回注井坡西1井进行了分析,从构造、地层水水型等方面进行了地层封闭性论证,同时对该井回注层位的可容性和可注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储容空间和可注量进行了计算。
  • 刘东 王永红 杨明忠 阎建业 焦裕卫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凝析气井修井作业过程中漏失的压井液很容易污染储层,进而影响气井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牙哈凝析气田储层物性,对凝析气井储层酸化解堵[1]改造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并对酸化措施及效果进行了评价,认为该气田凝析气井储层的酸化改造是成功的,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气井的产能,有利于提高凝析气田的最终采收率。
  • 罗国仕 胡书勇 骆仕洪 敬兴胜 鞠英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石龙场大一凝析气藏主要产层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属于凝析气弹性驱动的裂缝性凝析气藏。目前已进入后期开发阶段,地层压力愈来愈低,气体携带凝析油的能力越来越弱。部分井因井筒积液严重,井口压力降较大而难以投产,影响了气井的正常生产。通过对凝析气藏开采后期因积液严重而停产的井的分析,认为该类井复产的关键一是要降低井筒液柱压力梯度,二是井底要有足够的能量。根据分析结果,于是采取了首先关井恢复地层压力,然后将压力相对较高的套压气快速倒入油管,套压气可以降低井筒积液高度,大气量可以使井筒产生较大扰动,天然气与凝析油充分混合起泡,在井筒中形成泡沫流,从而降低液柱压力梯度有利于积液排出。采取措施后,积液停产井有效恢复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何先君 蒋建勋 张建涛 王淼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低渗透气井渗透率低,压裂后气井产量下降明显,为提高气井的开发效果,进行了重复压裂研究。通过对重复压裂造缝机理的研究,揭示了气井初次裂缝、储层孔隙压力等因素对储层应力场的影响,以及重复压裂裂缝重定向的可能性。同时对初次压裂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对气井重复压裂的压裂液、支撑剂进行优选,对重复压裂气井的裂缝半长和施工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完善对气井重复压裂的优化设计。低渗透气井重复压裂工艺技术的发展,将丰富低渗透气藏开发的方式,提高低渗透气藏的动用程度。
  • 赵林 周大林 马超 鄢锐 李跃民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新疆陆东五彩湾区块地层压力系数低,井漏气窜严重等特点,研制了出了一种适合于该区块的低密度渗透胶乳水泥浆体系。通过对水泥浆的抗气窜性能评价表明,该水泥浆失水低,稠化过渡时间短,在形成水泥石后,相比常规水泥石,具有胶结强度大,脆性系数小,冲击能力高,体积微膨胀,水泥浆防窜系数SPN低等优点。综合评价该水泥浆具备很好的抗窜能力。
  • 娄铁强 南长明 徐天平 于晓杰 季国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吐哈油田大部分区块属低孔、低渗油藏,地层压力系数低,常规压井液对储层伤害大,作业后返排和产量恢复时间长。通过攻关开发的无自由水压井液,密度0.98 g/cm3~1.03g/cm3、抗温能力达到100℃、16小时页岩膨胀率小于6%、岩芯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5%。现场应用表明:无自由水压井液配制工艺简单,压井效果良好,对地层伤害小,排液时间短,作业后产量恢复快,适用于吐哈油田低压油井的压井作业。
  • 段文猛 全红平 张太亮 黄志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苯乙酮、甲醛、胺B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出一种酸化用缓蚀剂HSJ–2,通过对影响产品性能的各因素实验研究,得到合成缓蚀剂HSJ–2的优化方案为:单体配比1:1:0.6,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h,pH值1.0~2.0。同时对合成出的缓蚀剂HSJ–2进行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缓蚀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缓蚀剂HSJ–2在不同浓度盐酸或土酸体系中,加量为1.0%~1.5%均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腐蚀速率均能达到行业标准SY/T5405-1996要求,同时缓蚀剂具有较好的抗温性能,抗温达150℃。
  • 刘海鹏 袁丽 陈文俊 李卫东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润滑剂在钻井液中的作用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成功地研制出ZRHJ-1固体润滑降滤失剂,经室内实验评价及现场一系列井的应用,证明ZRHJ-1固体润滑降滤失剂能极大地降低钻井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并具有优良的降滤失效果。
  • 景岷嘉 黄志宇 张太亮 全红平 柏轲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酯四元共聚物。介绍了产品的室内合成方法,研究了不同合成条件下年制样品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对该共聚物作钻井液添加剂的相关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较好的降滤失与抑制作用,且抗温、抗盐能力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苏 欣 郑 新 张 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J-T阀节流制冷工艺中压力和温度与冷凝量(率)的关系,发现在反凝析区外,冷凝量并不单纯地随节流后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压力也是影响冷凝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对J-T阀节流制冷工艺进行了改进,将J-T阀由低温分离器进口安装改为出口安装,并增设一个低温分离器,充分利用高压能和低温度两个有利因素提高轻烃回收率。
  • 张超 余晓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理论,从石油勘探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石油勘探项目生命周期,石油勘探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三个维度,构建了符合石油勘探项目管理特点的石油勘探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并对实现各成熟等级的关键过程域及其目标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际的勘探项目对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衡量石油企业勘探项目的管理水平,找出石油勘探项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提高石油勘探项目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路径。
  • 孙园园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2): 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石油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国家间竞相争夺且素有“黑金”和“工业血液”之称的重要战略物资。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日益加剧,实施国际石油合作,共同开发石油资源已成为一种趋势。同时由于我国石油需求与自给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实施“走出去” 战略开发海外石油资源将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国际石油合作项目的现场管理水平则是展示跨国石油公司竞争能力和进入国际石油市场的一枚重要砝码,因此需要国际石油公司给予充分的重视。
网站版权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