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中文
|
English
Toggle navigation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首页
刊物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过刊浏览
出版伦理
联系我们
Email Alert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2卷, 第4期
出刊日期:2009-12-25
全选
|
Select
SSG“B”区块早二叠世欧奈宰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王 信 李书兵 杨品荣 汪时成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早二叠世欧奈宰组(Unayzah)是SSG“B”区块的重要储油气层系。有利储层发育程度是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之一。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相,沉积微相不同,成岩作用不同,储层物性不同。滨岸风成砂丘及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岩性为中~粗砂岩,粒间溶蚀孔隙及残余粒间孔发育,砂体物性好。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河道间砂体、砂坝及滨岸近滨砂体的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差。本区砂岩总体上属低~中孔、低~高渗型储层,且以中低孔、中低渗为主。纵向上欧奈宰组可分为3个砂层组,Unayzah-A砂层组物性较好;横向上B区块东部斜坡区及西部斜坡区为Unayzah-A砂层组有利及较有利储层发育区,中部凹陷及西斜坡砂岩含量高的区域则为Unayzah-B、C砂层组有利储层发育区。
Select
川东北HL长兴生物礁气藏地质特征
孔玲 赵伟 何琦 舒云涛 顾红卫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众所周知,长兴生物礁气藏具有储层纵横向分布不均匀且变化大的典型特征,一直以来给生物礁气藏的储层预测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从而影响了地质工程师对生物礁气藏地质储量计算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黄龙场长兴生物礁气藏各时期取得的动静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逐步深化对生物礁气藏地质特征的认识。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生物礁气藏的储层预测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Select
川东北HL长兴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毛成栋 胡素云 汪泽成 王铜山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川东北HL长兴组有着良好的油气潜能,通过对黄龙场各探井试油资料的分析,发现长兴组的工业产层主要局限在分布于构造高点的黄龙1,4,8,10井的四口探井上,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浅出,探寻构造高点优质储层发育的成因,并深入分析储层平面展布及纵向连通的规律性,结合储层物性特征以及沉积相带研究,划分出三类储层,指出Ⅰ和Ⅱ类储层为有利勘探区,使勘探部署跳出了构造高点的局限范围,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Select
中拐地区花状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荀威 刘全稳 刘思疑 李理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侏罗系内部除发育具有逆冲性质的断裂带外,还发育一系列花状构造。在区域构造特征分析基础上,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依据,对中拐地区断裂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花状构造对油气的运聚成藏具有重要的双重控制作用,它既能作为有效的运移通道,又能够起遮挡作用而形成圈闭,这就增加了中拐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难度。同时研究对中拐地区及其构造相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Select
川东南西山构造地震资料成像研究
蒋晓光 张光荣 钟子川 武跃东 钟萍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四川东部地区地形起伏剧烈、地腹构造复杂,给地震资料的处理成像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研究在全面分析该区地质、地震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野外地质到室内地震资料解释、处理一体化的地震资料成像研究思路,从而针对静校正、速度场的建立、偏移成像等方面作了细致的研究,在西山构造地震老资料重新处理中见到明显效果。该技术为复杂构造地震资料的成像积累了经验。
Select
高精度三维地震属性识别浅层稀油油藏油水界面
刘传虎 王学忠 乔明全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A油田属于埋藏浅、高孔、高渗、稀油、边水非构造油藏。针对开发前期识别原始油水界面的难题,A油田以三维地震资料属性分析为手段,利用油层、水层在振幅能量上的明显差异性识别原始油水界面,与开发井验证结果基本吻合。在A-80井区推广应用,得到了系统试井、开发井实际钻遇情况的证实,表明该方法比较可靠。A油田开发以来产量稳步上升,采油速度、采收率同创国内新水平。
Select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及其在缅甸探区中的应用
潘 凯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声波测井资料,根据等效深度法原理计算地层压力的方法,对中国石化缅甸探区地层压力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及成压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划分压力系统,为探井或评价井优化井身结构设计和平衡压力钻井及保护油气层提供可靠的依据,收到了初步的应用效果。
Select
川东石炭系低渗气藏开采方式适应性分析
张荣义 张培 马冠明 陈凤 钟英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川东石炭系低渗气藏增产措施效果差异大的特点,对低渗气藏常用的几种增产措施进行了增产效果分析,并结合低渗气藏特征,总结了不同增产措施的适应性,提出了根据不同气藏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增产措施的观点。该观点的提出,有助于避免低渗气藏选择增产措施的盲目性,提高增产措施的成功率及增产效果,对川东石炭系低渗气藏及同类型气藏的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Select
苏里格气田压裂井合理配产研究
补成中 邓团 李洪玺① 刘登峰②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苏里格气田部分压裂井在生产中因配产不合理出现了:①产量过大导致生产大量出砂影响生产;②气井生产流量达不到携带井底积液的要求,区块内出现较大一批积液井、水淹井;③由于配产不合理致使气井生产无稳产期,投产后压力、产量直线下降至废弃压力生产阶段,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气井的生产效果。结合问题症结及气田实际生产情况,有针对性的对临界携砂、临界携液产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同时考虑提高气井稳产时间,综合多项条件确定合理配产量,力求提高采出程度。为类似苏里格“四低”气田高效开发提供有益的思路。
Select
致密低渗气藏气井动态分析方法
方全堂 陈伟 段永刚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致密低渗气藏不稳定流动期较长的问题,提出基于不稳定流动理论的渗流模型描述气井的地层流动,并结合Duhamel原理求解变流量问题,建立基于生产过程模拟的动态分析方法,直接利用井口压力和产量进行单井动态分析。针对压力动态拟合中的参数多解性问题,引入Blasingame分析曲线,展现不稳定流动和拟稳态流动特征,提高参数估算的可靠性。
Select
CO2气藏开发过程中井筒内的流体相态特征研究
黄小亮 唐海 李道轩 完颜祺琪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CO2是重要的工业产品,具有较高的商用价值,也三次采油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注入剂之一,现阶段国内对CO2气藏的有效开发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CO2自身相态特征、开发过程、关井过程中地层流体相态特征研究,利用饱和蒸气压和临界条件辨别CO2在井筒内的相态,为CO2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Select
特低渗透油田不稳定注水提高采收率机理探讨
范耀 刘易非 李彬刚 黄海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特低渗透储层有着与中高渗透储层所不同的储层特征,使得常规注水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油藏原始启动压力高、注水井吸水能力低、波及效率差、低产现象严重等问题。本文从水动力学角度出发,对不稳定注水提高采收率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所得到的结论能为特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Select
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油藏双层完井排水采油油层厚度下限研究
彭得兵 唐海 吕栋梁 韩力 王中武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底水锥进是导致薄层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双层完井排水采油技术可以解放油层生产潜力。基于其原理并结合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K1h23油藏的储集层参数,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理想单井模型下有效排水采油油层厚度下限,研究结果对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Select
低渗透浅油藏水-空气交替注入技术研究及应用
闫风平 乔红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甘谷驿油田是一个低渗、低压、低产油田。注水开发后见效快、水窜严重、最终采收率低。本文通过室内岩心模拟实验研究了水、空气交替注入方法的驱油效率,相对流度和施工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现场试验,并对试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水、空气交替注入方法是低渗透浅油藏稳油控水、操作性强的一种较为有效驱油方法。
Select
井下节流技术在建南气田的应用
刘乔平 廖志刚 沈金才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南气田处于高寒地带(最高海拔1647.2m),天然气从井筒采出后需在地面进行节流降压后才能进入地面集输管网,经节流降压后温度降低,极易形成水合物堵塞地面集输管网,必须采取防冻措施防止水合物生成。目前建南气田的防冻措施主要为水套炉加热技术和注甲醇化学防冻,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存在能耗高(年消耗天然气近150×104m3)、劳动强度高等问题,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通过在建15井进行井下节流试验,分析建南气田采用井下节流工艺取代水套炉防冻工艺的可行性,从而达到节省投资和减小现场值班人员劳动强度的目的,并为建南气田地面集输系统的防冻措施提出了新的思路。
Select
钻屑回注技术
余勇刚 * 代家林 朱战兵 王斌 项先忠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介绍钻屑回注技术的工艺流程,钻屑注前处理,浆体回注层位的选择及存储原理,环境安全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钻屑回注技术环境安全性所作的研究与评估以及钻屑回注的法规管理的综述,并分析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认为钻屑回注技术是地下回注与水力压裂结合,能彻底处理钻屑,无二次污染,且在多数情况下处理成本相对较低的一项全新钻井废弃物处理技术。
Select
井口高准确度测压方式对比研究
罗蓉① 牟洪陶① 唐静② 顾红卫①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普遍采用活塞式压力计来进行井口压力监测工作,但是该方法缺点较多,越来越不适应气田开发的需要,因此急需寻找一种能够替代的测压仪表。通过对普通压力表、数字式压力计、压力变送器、活塞式压力计、井口电子压力计等测压仪表在20口气井上录取的1000多个现场测压数据进行对比,分别对活塞式压力计与普通压力表、压力变送器;井口电子压力计与压力变送器;数字式压力计、活塞式压力计及压力变送器间的实测压力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以找到井口高准确度的最佳测压方式和测压仪表。
Select
勘探开发数据整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张华义 何东溯 汪福勇 潘波 苟兴激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在推广实施“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中,运用数据建模分析、数据库原理以及和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搭建勘探开发数据整理平台开发的工作思路、技术原理、技术方法;通过对勘探开发数据整理平台开发与应用,基本上实现了油气田数据录入、审核、加载与集中管理,其成果直接用于油气田公司的数据建设工作,为今后西南油气田及其它油田公司开展数据建设提供了工具与借鉴。
Select
开县城镇燃气供给系统长期适应性分析
曹世昌 任茂平 邹小龙 何晋玲 张琳羚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城镇燃气的供气规模、供气结构和配气管网将快速发生变化,对净化天然气的需求增加迅速,届时民用燃气供气系统的供气气源、输送管线和净化装置的生产参数也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而现有的民用气供气系统将无法满足地方燃气需求发展。以开县城镇燃气供给系统为例,对城镇燃气需求发展和燃气供给系统进行长期适应性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意见和建议。
Select
开县城镇燃气供给系统长期适应性分析
曹世昌 任茂平 邹小龙 何晋玲 张琳羚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城镇燃气的供气规模、供气结构和配气管网将快速发生变化,对净化天然气的需求增加迅速,届时民用燃气供气系统的供气气源、输送管线和净化装置的生产参数也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而现有的民用气供气系统将无法满足地方燃气需求发展。以开县城镇燃气供给系统为例,对城镇燃气需求发展和燃气供给系统进行长期适应性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意见和建议。
Select
组合预测在油气操作成本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周 超 王秀芝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4): 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组合预测法应用于油气操作成本的预测,将非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模型加权组合建立组合预测模型,并通过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误差和均方百分比误差等指标比较,证明组合模型比单一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能提高油气操作成本预测的精度
网站版权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