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3卷, 第2期 
出刊日期:2010-06-25
  

  • 全选
    |
  • 申家年 于勇 孙东 王雅春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宋站南地区天然气与齐家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油型气及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煤型气的组分、甲烷碳同位素类比,证明宋站南地区存在煤型气、油型气和无机非烃气。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研究区天然气类型的平面和垂向分布明显受气源岩的分布和断裂控制。宋站南地区断裂发育且腹地有较好的煤型气源岩分布,其煤型气更有勘探前景。
  • 翁望飞 李争 季红军 马成 张金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三叠系砂岩储层是阿尔及利亚A区块最主要的勘探目的层,研究其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对区块内油气勘探及井位部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岩心观察,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室分析测试资料,认为阿尔及利亚A区块三叠系砂岩储层以中粒、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中等,分选好,颗粒圆度为次棱角—次圆,发育有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粒间孔,孔喉组合类型以大孔-细喉道为主。受机械压实作用、化学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影响和沉积环境、构造作用控制,阿尔及利亚A区块三叠系砂岩储层属于低孔、特低孔-中低渗、特低渗储层。
  • 赵振尧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兴隆台油田勘探开发早期,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制约和限制,使得兴北地区东营组浅层气被忽视,浅层气井资料录取少,缺乏综合研究。针对这种状况,重新对兴北地区东营组浅层气的地质特征、成藏条件、气藏分布规律等进行了分析,以指导兴北地区东营组浅层气下一步的开发与挖潜工作。
  • 尚凯 郭峰 周军 王宝清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储集是重要的储集层。储集岩主要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以低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为特征。岩石物性总体较差,孔隙度0.33%~18.7%,平均8.90%;渗透率0.0008mD~18.4mD,平均0.75mD,属于低孔、低渗透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喉道以中细喉—细喉为主。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砂体展布, 进而影响其岩石学特征。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
  • 王英超 刘平 李国良 胡胜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莺歌海盆地DF1-1气田6口井的17个莺二段的地层水样品进行化学组分分析,并采用目前油田水研究普遍应用的苏林分类法进行分类。分别从平面上和垂向上来分析研究地层水的特征与成因,并综合本区构造活动及伴随的CO2上侵和岩石学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气田水文地质条件、封闭状况及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结果认为,本区莺二段地层水以代表大陆环境的沉积水NaHCO3水型为主,也见Na2SO4及MgCl2水型。该区整体水动力较弱,油气保存较好,有利于天然气成藏。
  • 卜嘉 唐谢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沃尔什函数法进行测井曲线反演,从而提高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通过声波时差曲线特征分析及与实测岩心物性资料对比,论述了沃尔什函数法对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的重要意义。
  • 罗宁 刘宇 何绪全 杨勇刚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川中地区合川~潼南区块须家河组气层,由于含高束缚水和黄铁矿,气层电阻率很低,属典型低阻气藏。用常规测井资料在该区难以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通过分析低阻油气藏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利用阵列感应和核磁共振测井评价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 王波 陈义才 李小娟 何逢阳 刘新社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苏里格气田石盒子组盒8段是气田的主力产层。盒8段地层水矿化度一般在20 g/L~50g/L,水型为CaCl2型。通过66口井的试气资料及地层水化验数据的分析,盒8段气层或水层除了呈相互独立的分布外,同一层段的砂体中还具有气层/水层、气水互层和气水同层三种分布类型。在平面上,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地层水主要分布在苏里格庙西北的苏9井—鄂6井一带和乌审旗东北的盟4井—统18—统6井一带。通过苏里格地区盒8段构造、岩性以及储集物性等综合分析,认为盒8段气水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储层物性以及气体充注强度的控制。
  • 刘世常 苟文安 陆秀林 秦伟 张庆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气井临界携液流量计算中,Turner模型计算结果偏高,应采用修正模型计算。沙坪场气田天东82、天东29井曾经因为产量低于临界携液流量而产生井底积液,根据两口井的生产数据计算得到模型中的修正系数α=0.66。将修正模型成功试用于天东91井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后,应用该模型对沙坪场气田所有气井进行了井口、井底临界携液流量分析,并得出结论:在相同管柱内径下,高压气井最大临界携液流量易出现在井口,而低压气井最大临界携液流量易出现在井底。
  • 骆仕洪 胡书勇 罗国仕 胡晓云 董海静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HB1区块气藏属于典型的异常高压、低孔低渗、海相碳酸盐岩薄层气藏。由于异常高压气藏的特殊性,气井合理配产对气藏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HB1井的地质特点,利用前期研究成果,采用合理生产压差法、气井流入与流出曲线法、无阻流量法、试采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等5种方法对HB1合理产量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认为,HB1井在试采初期的合理产量是48×104m3/d,如考虑在试采过程中压力敏感性、气藏压力变化对异常高压气藏开发效果影响较大,则这一阶段的合理产量应为30×104m3/d。按照这一思路与方法,确定了后续几口气井的合理产量。
  • 关富佳 李保振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气藏开发实践表明,利用规则井网理论开发气藏,尤其是辫状河沉积气藏,会产生大量的低效井和无效井,规则井网理论对辫状河沉积气藏已不再适用。提出了辫状河沉积气藏不规则井网开发模式,给出了不规则井网的一般布井原则。应用不规则井网对苏里格苏10区块进行了虚拟开发,开发效果表明,不规则井网开发效果明显优于规则井网,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辫状河沉积气藏的高效开发。
  • 郝 煦 郑 静 王洪辉 彭 先 刘林清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研究蜀南地区嘉陵江组重点水侵活跃气藏的产水特征、影响水侵的地质基础和治水措施效果,提出了该类气藏开发不同阶段的出水特征及应采取的治水措施,为确保气藏正常生产提供了技术储备。
  • 屈 静 林立世 杨永华 张磊 杨衍东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酸压改造是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的埋藏深、温度高、非均质性强、低孔低渗、部分地区高含硫等特点,使实施储层改造措施面临大量技术难题。为此,选用该地区储层岩心进行室内试验,优选出适合该地区的胶凝酸酸液体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储层的具体特征,优选出适合该地区的闭合酸化工艺;并以一口典型井为例,证实了优选出的酸液体系及酸化工艺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 李洋辉 宋永臣 刘卫国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天然气水合物强度试验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天然气水合物三轴强度试验研究,对国内外进展和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相关试验装置,总结了目前主要的几种实验方法,分析了其优点与不足,并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的一些相关研究工作。
  • 徐辉 吴诗中 周洁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台兴油田阜宁组三段储层油藏特征和开发现状,利用长岩心驱替实验装置,对长岩心注二氧化碳驱油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得到了阜三段油藏流体在水驱后三个注CO2气驱压力点下的采收率和相态变化两个重要参数,为确立下一步台兴油田合理开发方案确立提供了依据。
  • 焦少卿 管红滨 郭小阳 房志毅 樊凌云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类似川东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其具有压力窗口窄、高低压共存、气水同层、裂缝发育等特点,固井水泥浆设计难度大。固井期间经常又漏又喷,层内、层间窜通,水泥浆返高不够,导致固井后期出现窜槽、微间隙,形成长期窜流通道;同时高温、高压、高含硫使水泥石和套管受到腐蚀,影响水泥环的完整性,影响正常钻井和开发,给实施增产措施带来难以补救的困难。针对高温、高压、高含硫天然气井固井设计水泥浆时应注意的问题,对水泥性能、监控混灰、复核实验等进行了合理设计,包括平衡压力设计、材料选择、干混监控、组织协调等,并总结××井水泥浆设计的教训,为类似的固井作业水泥浆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 黄仲尧 鲁红升 全红平 黄志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目前油田堵水剂存在问题基础上,通过对单体结构、基团和作用机理的分析,选用了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含磺酸基的单体(SAU)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进行聚合,得到一种体膨型选择性颗粒堵水剂DSJ。利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影响合成堵水剂DSJ各因素,得到合成DSJ的优化方案为:单体配比n(AM):n(AA):n(SAU)=9:3:0.5,单体浓度2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h,引发剂加量0.15%,交联剂加量0.25%,中和度85%;同时对DSJ进行了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DSJ具有较好的抗盐、抗钙和抗温能力,且吸油率小,具有较好的选择堵水性。
  • 冯定  黃朝斌  黎瑶  操自强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旧油管清洗是油管修复工艺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清洗质量不仅对后续工序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关系到油管使用成本以及施工作业的质量,其清洗方式还影响着油管的清洗效果、成本、修复质量、操作安全性及环保等方面。针对传统清洗方法对结垢、锈皮的旧油管存在清洗效率低、成本高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旧油管的外壁采用刷式清洗与射流清洗结合,内壁采用钻通与高压水射流相结合的清洗方法,并通过现场应用,证明这种清洗方法具有节能、环保、安全、清洗效率、质量高等优点,可以给油田企业创造巨大效益。
  • 胡素明 李相方 赵明 徐兵祥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体积法计算煤层气储量以及煤层气含量的测定方法时,发现现行的《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存在一些问题,如规范性引用文件已经滞后,体积法公式基准选取欠妥,原煤基、空气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三种基准的含气量换算公式不当,原煤基含气量的测定方法操作性不强等。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 丁勇 陶革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 33(2):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工作实际,对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纸质档案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只有加强档案宣传、监督和惩治制度,充分提高员工的档案保护意识,从理论到实践提高档案人员的应变意识和处置能力,利用各种现代工具降低档案的自然损坏率,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珍贵的纸质档案,延长其使用寿命。
网站版权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