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7卷, 第4期 
出刊日期:2014-12-25
  

  • 全选
    |
  • 邹娟 杨 迅 尹 宏 田云英 樊世海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九龙山—剑阁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及礁、滩储层研究的深入,对该区礁、滩储层特征的认识已逐步清晰。长兴组储集岩以晶粒和颗粒云岩为主,发育孔隙(溶孔和溶洞等)及裂缝,为中—高孔、中—高渗的裂缝-孔隙(孔洞)型储层;飞仙关组以颗粒灰岩为主,粒内(间)溶孔发育,为低孔低渗储层,具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两类储层。综合分析认为,有利储集相控制了储层的发育和分布,是九龙山—剑阁地区长兴—飞仙关组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白云石化及溶蚀作用极大改善了储层物性,是该区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构造破裂对储层发育起良好的优化作用。
  • 乐园 李秀清 白蓉 郭蕊莹 刘敏 金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在公山庙大安寨段发现了大量的工业油流井,但油藏分布极不均匀,油井产能有高有低。通过大量岩心、铸体薄片、扫面电镜、压汞及物性资料分析,对公山庙大安寨段致密储层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含油性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的研究表明:川中公山庙侏罗系大安寨段岩性主要以介壳灰岩和泥质(含泥)介壳灰岩为主,大安寨段物性较差,喉道均值小,为特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的发育主要受灰岩的泥质含量、高能滩和溶蚀作用的控制。
  • 王小娟 唐大海 张晓丽 刘兴刚 钟佳倚 王锦西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岩心薄片、岩屑薄片、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砂岩类型开展研究,明确了川西至川中地区须一、须三、须五段内大面积发育灰屑砂岩,灰屑砂岩为内部灰岩岩屑含量大于30%的砂岩,在剑阁-蓬莱地区须家河组各段均有发育,属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具有成熟度低、灰质胶结重、粒间孔少、物性差等特征,局部发育相对高孔“甜点”砂体。电性上表现为“三低两高”特征,即低自然伽玛、低声波时差、低补偿中子、高电阻、高密度;地震上表现为高阻抗特征。以灰屑砂岩作为典型标志层,提出在剑阁-蓬莱地区发育大型三角洲体。该三角洲体具有继承性发育特征,在须一、须三、须五段沉积时期,与优质泥质烃源岩共生,生储盖组合好,具备形成大规模致密气的成藏条件。
  • 杨一鸣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气源条件是煤气藏形成的基础。通过对东部凸起煤层的厚度、埋深、煤层分布、煤岩煤质、煤岩组成等基本地质特征分析以及对煤层含气量、煤层资源量的研究,认为辽河坳陷东部凸起具有含煤面积大,分布稳定,埋藏适中,煤层含碳高,亮煤成分多,灰分含量低,含气量高,煤层气资源量大,气源供给充足的特点,具备煤层气勘探潜力。
  • 闫林辉 高兴军 阮宝涛 齐亚东 李树庆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吉林长岭1号气田营城组气藏发育酸性、中酸性的火山岩。由于储层岩性复杂、埋藏深、储集空间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等因素,导致气水识别难度很大。以研究区内火山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试气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MDT压力测试、MDT流体分析、核磁MRF点测等各种不同资料信息的优势进行气水识别,并根据各种方法的识别结果,选择对气敏感的密度和阵列侧向电阻率建立了气水层测井识别图版。应用该图版对研究区5口探井、评价井及开发控制井进行了处理解释,划分了研究区内气水界面。经试气、气测录井和MDT测试资料验证表明,长深1区块营城组火山岩气藏为底水构造气藏,具有相对统一的气水界面,属于同一个气水系统。天然气分布受构造和储层物性的双重控制,构造高部位、物性好的层段其含气井段长,气柱高度大。
  • 石美 袁权 张友彩 欧家强 胡燕 张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川中须家河组气藏为典型低孔低渗、高含水陆相碎屑岩气藏,气藏储层具有累积厚度大,单层厚度薄,非均质性较强,连续性较差等特点。以广安、合川须家河组两个典型气藏为例,在大量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气藏动静态资料,分析气藏(气井)产量递减规律及其影响因素:①川中须家河气藏(气井)稳产能力极低;②气藏(气井)初期产气量递减快,整体服从减速递减规律;③产气量递减主要受储量丰度,开采强度、产水等因素影响。
  • 安文宏 冯永玖 林 刚 刘志军 焦廷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子洲气田生产井产水问题进行研究,结合水化学特征和生产井产水动态特征识别产出水类型;同时在构造、储层物性和沉积相、生烃史的认识基础上认识子洲气田山23段气水分布规律,指出研究区各个区块气水分布的主控因素,并提出预防出水建议,为子洲气田下一步高效滚动开发指明了方向。
  • 李华 成涛 陈建华 管琳 薛国庆 刘凯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东方1-1气田是国内海上最早自主勘探开发的气田,从投产至今已经10余年,目前依然能够保持年产超过20×108 m3的产量规模。随着开发的深入,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储量丰度低、储层非均质性强、组份分布复杂、气田开发不均匀、剩余大量低品位储量未动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开发难点,从气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储层精细描述技术、长水平井“找甜点”技术、开发评价井技术、滚动开发模式等多种有效的增产措施,降低了气田的开发风险,提高了气田的开发效果。
  • 王记俊 廖新武 郭平 赵秀娟 汪周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常规的应力敏感测试方法采用常温、低内压,通过增加上覆岩层压力来改变有效应力,不能很好地模拟地层应力的变化情况。保持岩心围压不变,改变岩心内流体压力,与气藏实际生产过程地层应力变化规律一致,测试结果更具有代表性。结合数值模拟与节点分析方法,得到考虑应力敏感的气藏合理配产。研究表明:岩心渗透率及孔隙度伤害程度均不可逆;渗透率、孔隙度及岩心压缩系数与岩心所承受的应力均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同一块岩心,压缩系数受应力伤害程度最大,其次为渗透率,孔隙度受伤害程度最小。矿物成分含量是影响应力敏感的内因。
  • 杜勋 赵立强 刘平礼李年银 罗志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低渗气藏具有低孔、低渗、高含水等地质特点,其储层渗流规律较常规气藏更为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通过保角变换、等值渗流阻力法等建立了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滑脱效应、高速非达西、表皮效应和各向异性6种影响因素的水平井产能方程。分析了各因素对水平井产能影响,分析了不同生产压差下各因素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变化。利用本文公式可以预测6种因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水平井产能,方便气井根据实际需要选折使用。实例计算证明,这些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可达40.24%,建议在预测低渗水平井产能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因素。
  • 曾冀 郭建春 曾凡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准确计算压裂井产能,在对伤害带深度进行量化的基础上,采用压降叠加原理和直接边界元法,建立了拟稳定状态下考虑裂缝壁面伤害的有限导流压裂井产能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压裂液滤失造成的裂缝壁面伤害会降低压裂井产量,且随着导流能力的降低影响越严重;对于有限导流能力裂缝,随着导流能力的降低,高产段会从裂缝端部转移到裂缝根部。通过对比忽略壁面表皮及使用平均壁面表皮与本模型楔形壁面表皮计算的产量差异,发现忽略壁面表皮及使用平均壁面表皮计算的产量始终偏大,且随着导流能力的降低,差异程度逐渐增大。
  • 滕小兰 王智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中江沙溪庙组气藏储层微裂缝发育、破裂压力高、加砂风险大、返排困难、储层伤害严重、增产效果差等难题,而水平井加砂压裂本身存在的难点,开展了水平井“优化射孔、支撑剂段塞、粉陶降滤、纤维防砂、降低储层伤害、优化施工参数”等针对性的技术研究,现场应用23井次,施工成功率100%,平均单井产量达到直井平均单井产量的8倍以上。表明,水平井分段压裂集成工艺技术能满足中江沙溪庙组复杂气藏改造的需要,是中江沙溪庙组气藏的高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
  • 杨国平 张吉 强小龙 徐森 万单夫 赵当妮 刘鹏飞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苏里格气田储层致密、薄而分散,储层非均质性强,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实践证明,水平井是开发苏里格气田的有效手段,但如何确保水平井顺利实施、提高储层钻遇率和实施效果已成为水平井开发的技术难点。为此,以苏里格气田各区块所实施水平井为例,从水平井入靶和水平段地质导向等关键环节入手,系统梳理了水平井地质导向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难点问题,总结出相应的技术对策。通过现场的实际应用,其效果明显。图8表1参16
  • 龙章亮 刘其明 胡永章 李辉 邵晶 宋毅 曾贤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探讨岩石力学参数在钻井和压裂施工中的应用方法,提出针对易坍塌地层的钻井液密度控制窗口及最优钻进方位、欠平衡钻井的欠压值确定方法及适用深度、结合闭合应力选择压裂支撑剂、利用地应力形态优选改造层位等一系列技术对策和优化方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 胡旭光 何世明 彭晓刚 白登相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塔北哈拉哈塘固井作业中,由于裸眼段、封固段较长,同一裸眼段地层存在多套压力系数,井筒内上下温差大,油气分布不均匀且存在裂缝型、溶洞型碳酸盐岩地层,采用常规固井极易诱发井漏,导致固井作业失败。针对以上情况,塔里木油田在该地区采用双级固井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哈拉哈塘区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应用的28口井固井质量全部合格,未出现井漏等复杂事故,缩短了钻井时间,提高了固井质量。
  • 马平平 陈芳 吕涛 刘禧元 杨荣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铝胺钻井液近年来成功解决了国内很多易坍塌井的安全钻井难题。针对巴喀区块易坍塌井,对胺基抑制剂和封堵防塌剂进行评价,优选出铝胺钻井液配方,增强了钻井液抑制性和封堵防塌性能。在巴喀区块两口致密砂岩气井进行了铝胺钻井液试验,其中,柯21-平1井顺利钻穿136m煤层和49m碳质泥岩,并在煤下地层定向钻进420m至中完井深;柯33P井定向段安全钻穿69m煤层,钻进过程顺利,未发生钻井复杂情况,两口井的成功试验为该区块安全钻井提供了技术借鉴。
  • 邱春阳 刘学明 王兴胜 王宝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探讨钻井液抑制机理和封堵机理,优选了抑制剂和封堵剂,研发了铝胺抑制防塌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抑制性好,封堵性强,在董7井进行了现场应用。通过采用合理密度支撑-“多元协同”抑制-物化封堵防塌技术,解决了上部地层泥页岩易水化分散及侏罗系地层井壁失稳的难题,顺利穿过高压盐水层,完成了钻探目的和地质任务,为该区块其它井的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 刘海鹏 王伟 张翔宇 王雪晨 朱晓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伊朗雅达油田Kazhdumi层富含沥青,钻井过程中,大量的沥青侵入钻井液,无法通过振动筛有效筛除,严重影响钻井施工,目前已经有三口井因为无法控制Kazhdumi层沥青而填井报废。针对这一问题,查阅大量中外资料并进行试验研究,研发出一种沥青防黏剂,可改变沥青的表面性质,使沥青不再发生聚结、分散等作用,由井内返出后能够通过振动筛清除,从而减少沥青对钻井液的侵害。在F03和WD2两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证实该产品能很好地满足雅达油田Kazhdumi沥青层钻井作业的要求。与邻井相比,使用沥青防黏剂的F03井和WD2井共节约钻井成本96万美元。
  • 姚勇 焦建芳 邓天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 37(4): 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川西地区页岩气藏丰富,具有埋藏深、压力高等特点。钻井过程中使用的油基泥浆在套管壁、井壁上黏附着一层油膜,导致水泥环界面胶结性能变差,严重影响顶替效率及固井质量,研究优秀的固井前置液技术成为改善固井质量的关键。在调研国内外前置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优选出的了一套新型高密度前置液体系,其综合性能优良,在XY HF-1井中进行试验,取得较好的结果,固井后经声幅测井质量为优秀。
网站版权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