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8卷, 第3期 
出刊日期:2015-09-25
  

  • 全选
    |
  • 王小娟  谢继容  唐大海  李国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是四川盆地重点勘探层系之一。通过200余口井资料分析,对比了不同类型砂体储集性能后认为:优质储层岩石类型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为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主要发育绿泥石胶结,具有低电阻、低伽玛、高声波的“二低一高”电性特征;沉积相和成岩相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微相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绿泥石胶结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结合测井和地震储层预测,明确了川中地区须二段优质储层为大面积叠置连片分布,指出了有利勘探区带。成果对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勘探整体部署有重要意义。
  • 陈鸿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凝析气藏是近年来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发现的新类型,主要分布在呼和湖凹陷南二段煤系地层中。本文深入分析呼南地区南二段凝析气藏的性质的气场条件,明确呼南地区凝析气藏主要属于中等-高含凝析油气藏,天然气为凝析油伴生和煤型气混合气,主要来源于南二段煤系烃源岩。指出高丰度,广泛分布,成熟的煤系源岩是凝析气藏形成的内在因素,温压系统是凝析气藏形成的外在因素,优质储层控制凝析气藏富集高产,巨厚的大一段泥岩为凝析气藏形成提供了较好的封盖条件。在凝析气藏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缓坡带及陡坡带邻近洼槽的区域是下一步寻找凝析气藏的有利勘探靶区。
  • 邓韦克 刘翔 李翼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主要为藻坪相沉积的藻叠层白云岩、滩相沉积的砂屑白云岩、云坪相沉积、重结晶成因的粉-细晶白云岩及风化或岩溶成因的云质角砾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溶孔(洞)、粒间溶(洞)、顺藻叠层溶孔(洞)、角砾间孔洞和葡萄花边洞,裂缝则起到储集及渗滤流体的作用,区内灯影组为低孔低渗型储层。现今储层是经过长达数亿年时间,多种主控因素互共同作用的最终产物。沉积相控制着储集岩石的大致分布,是后期的成岩作用的物质基础;溶蚀作用是孔、洞形成的关键因素;重结晶、构造等建设性成岩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灯影组储集性。
  • 周红飞 苑保国 朱华 贾松 罗静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油气资源条件的研究、资源评价方法对比的基础上,选用了成因法(盆地模拟法)和统计法中的油气藏规模序列法、油气藏发现过程法、广义帕莱托法、年发现率法、饱和钻探法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除盆地模拟法资源量相对较大以外,其它各方法计算的资源量都较接近,基本上与川东石炭系黄龙组的勘探实际吻合,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勘探程度虽高,但仍具有很好的勘探潜力。研究区石炭系存在3大有利勘探方向,即低勘探程度的构造圈闭、构造-地层复合圈闭与岩性圈闭。
  • 韩贵生 唐家琼 唐 谢 杨 琳 瞿子易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安岳气田须二段气藏多采用水平井进行开发,对须二段水平井段进行随钻录井储层解释及流体判别以提高录井解释符合率至关重要。利用钻井过程中的录井资料,采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录井孔隙度模型,计算随钻过程中储层孔隙度值,进而识别有效储层;通过气藏特征与钻井的气测及试油成果,建立适用于研究区的气测解释图版和判别分析图版;利用烃比值曲线判别法,对储层是否含油进行判别。综合上述方法,可实现随钻有效储层解释及流体性质判别,进一步提高水平井的录井解释符合率,指导井眼轨迹在有利储层中钻进。针对安岳地区须二段水平井段的随钻储层及流体判别方法,对其它气藏水平井随钻储层及流体识别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 张超 李文洁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砂体薄,纵向多期叠置,横向连续性差,且多种岩性之间纵波阻抗存在较大重叠区间,为含气性预测及水平井轨迹的设计造成很大的难度。针对该问题,选取苏里格西部某区块作为研究区,在叠前反演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弹性地质统计反演技术,细化了储层预测方法,由原来只能对大套储层预测转变为对薄储层的预测。在实际应用中,准确预测了4~8 m的薄储层,并成功地指导了水平井轨迹设计,使水平井储层钻遇率达到90%以上,显著地提高了钻井成功率。
  • 徐 姣 罗 晶 张黎明 龚立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川南H地区长兴组已有多口井获气,属台地相沉积。开展的地震工作多为线距较宽的二维地震勘探,地质资料相对匮乏。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和有效勘探概念的提出,诸多地质问题逐渐暴露,地震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朝着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本次研究从地震资料出发,地震与地质相结合,通过多种属性分析,从根本上分析地质(岩性)与地震资料的相关性,以此划分有利相带。利用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结合多种地震属性综合预测储层的有利分布区域。
  • 江民 周旭 刘依谋 刘新文 孔德政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带地表和地下构造都十分复杂,地震勘探难度大。以往地震资料偏移成像效果差,层位识别及断层解释困难,无法精细描述气藏形态和断层发育特征。此次地震资料利用高密度宽方位观测改善盐下断块的偏移归位效果,采用微测井与浅层层析相结合的表层调查及建模技术提高表层模型精度,利用井震联合激发及高效施工配套技术提高采集质量和效率。在库车坳陷西部的三维项目中,通过应用上述技术措施,提升了采集效果和施工效率,获得的三维地震资料信噪比高、偏移成像效果好,为油气藏评价提供了可靠资料。
  • 朱卫星 徐大年 曹自强 林龙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滩坝砂储集体具有分布较广、厚度较薄、空间分布不连续的特征。地震剖面上,通常是多个砂体以复合波的形式出现,很难形成单独的反射。滩坝砂储层信息的弱信号常被背景信息淹没,无法准确识别储层。针对滩坝砂储层的地震反射信号特点,将扩展交替投影神经网络算法引入到地震领域,对地震资料进行弱信号分离研究,并将算法应用到识别滩坝砂储层中,解析出砂体(组)在地震剖面上的展布特征。通过对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的试算,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可以较好的展示储层展布特征,有利于滩坝砂体的识别。
  • 黎洪珍 刘萍 刘畅 吴禄兰 程姣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含硫气井由于天然气中H2S、CO2等腐蚀性介质含量和水合物形成温度较高,开发生产过程中在井下及地面易析出单质硫,形成水合物堵塞。严重腐蚀和堵塞设备管道,不仅影响气井正常生产,还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腐蚀和堵塞对高含硫气井安全高效生产的影响,以及采取防腐解堵和实施效果的分析,提出了确保川东高含硫气井长期安全平稳生产的方法和措施。
  • 付晓燕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古生界主力含气层段的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但上古投产井生产动态特征资料显示,该区气井总体产量较低,稳产能力较差。针对这一生产现状,主要从沉积、成岩角度,剖析了上古气藏低产低效的主控因素,认为距离物源远,砂岩埋藏深且粒度细,单砂体段多层薄,软组分含量较高,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强烈,储层物性差以及普遍产水等都是导致低产低效的主要因素,提出积极实施水平井及加强排水采气是提高气藏开发效率的有效手段。
  • 刘源 罗志锋 任登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碳酸盐岩酸压施工中在裂缝壁面产生按一定密度排列的蚓孔,会对产能有一定影响,但是以往酸压直井产能预测模型很少考虑蚓孔的影响,且忽略了酸压裂缝和蚓孔之间的相互干扰,这和实际不相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酸压主裂缝上蚓孔的分布对于产能的影响,将蚓孔与人工裂缝做同样的离散化处理并根据复位势理论、势的叠加原理以及数值分析理论,建立了考虑蚓孔的直井产能预测模型。对比不考虑蚓孔和考虑蚓孔情况下的产能,同时对油藏中酸压裂缝长度、蚓孔分布密度以及蚓孔平均长度等影响产能的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其对产能的影响规律,为合理预测酸压井产能提供更科学的预测方法。
  • 邓森 王怒涛 黄炳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水平井渗流的基本规律,把水平井分解为直井井排,将水平井的小渗流场转换到水平面上来。当油藏供给边缘为直线时,把水平井分解为直线井排;当油藏供给边缘为椭圆形时,把水平井渗流区域等效为拟圆形,将水平井分解为环形井排。通过等值渗流阻力法得到了新的水平井产能公式,对比发现,新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徐景达所说的长圆形模式下的情况相符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石晓闪 刘大安 崔振东 孙波 唐铁吾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页岩层较为致密,且渗透率较低,在天然状态下难于直接开采出页岩气。现阶段主要采用水力压裂技术产生人工裂缝,同时使天然裂缝间能够互相贯通,获得较为复杂的裂缝网格,以期增加页岩气层的连通性和流动性,提高页岩气产能,最终获得可观的开采量。然而,利用水力压裂技术改造天然的页岩储层过程中,也引发了如有效体积压裂、压裂液的合理选择、清水的耗费、环境污染及压裂液的返排等问题。通过分析现存的各种压裂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依据中国特有的地质地貌特征,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建议。从微观和宏观尺度研究页岩体积压裂断裂机制,为体积压裂工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张泽天 钟新宇 白兴家 张兴可 闫峰 邓朝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管网仿真的理论方法,以韩城韩一站煤层气集输管线为例,运用PNS软件画出韩一站集输管网仿真模型图,进行节点压力分析,改变入口压力等不同集输条件下分析管网的输送能力,比较模拟值与实测值,分析和评价不同时期、不同集输方案的影响,及时调整和修正管网模型,优化管网系统,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客观情况。
  • 王纯全 刘世彬 瞿云华 温淼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井下循环温度对固井作业非常重要。在前人的井下循环温度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不同井型和环空间隙大小对固井循环温度影响。固井循环温度系数均随水平井或大斜度井的井深增加和环空间隙减小而增加。建议在水平井固井循环温度系数取值考虑水平井段增加和环空间隙减小而适当增加,为现场固井循环温度的取值提供参考。
  • 薛让平 石仲元 代长灵 杨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长庆油田储气库主要部署在榆林气田和靖边气田,水平井开发井眼尺寸大、井身结构复杂,钻探开发施工难度和风险较大。以长庆油田储气库首口大井眼水平井榆37-2H为例,介绍了大井眼定向造斜、入窗轨迹控制技术的难点,对钻井施工过程及采取的有效技术措施进行了评述,提出对该类井的认识与建议。
  • 李雨威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邑区块储层为裂缝型气层,地层压力低,使用正常密度水泥浆体系固井易导致地层漏失、垮塌等问题。基于此,设计了一套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对使用减轻材料漂珠的适宜目数及辅助材料、外加剂体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水泥浆体系的最佳配方:JHG+ 29%PZ+ 18%WG+ 1.5%降失水剂 + 0.5%减阻剂 + 2%膨胀剂+ 1%增塑剂+ 58%H2O。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稳定性良好,API失水量低,稠化时间可调,抗压强度高,流变性好等特点,并以该方案为基础在大邑区块的固井作业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 刘海鹏 王伟 张翔宇 张景红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伊朗雅达HOS区域位于伊朗雅达油田南部,该区域Pabdeh地层白云岩孔隙发育良好,钻进过程中漏失严重。自项目启动以来,在HOS区域完成了F7、F8、F9、F10、F11、APP3、S24和S25井8口井的钻探任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漏失。本文总结了该区域井漏层岩性为灰岩裂缝性发育,漏层分布无规律,漏速对密度敏感及低强度白云岩裂缝承压困难的漏失特点,分析了已钻探过井堵漏后难以承压的经验教训,针对该区域地层特点,开展了室内模拟实验,对下步工作从优选堵漏剂粒度、优化堵漏浆配方、及改善漏层钻井液工艺三方面提出了的意见与建议。
  • 王广财 雍富华 曹元平 聂才明 李永林 杨万成 杨荣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油基泡沫钻井液可解决强水敏地层的井壁稳定、易漏地层、低压储层、枯竭地层的储层保护,对提高低压油气藏开发效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利用SHM-01型钻井液高温高压密度特性模拟实验装置,测定了压力、温度对油基泡沫钻井液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升高而增加,并且压力达10.5 MPa以上时,钻井液密度上升趋势趋于平缓。通过室内实验数据,建立了油基泡沫钻井液密度与井深的关系。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油基泡沫钻井液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
  • 杨桓 张理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 38(3): 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模拟现有管网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及时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在管网预测分析工作中,利用模型计算,能够及时发现管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生产决策部门及时提供管线运行管理建议。Pipeline Studio是天然气工业常用的管网模拟器之一,主要应用于天然气管网的输气调度方案准备,比选和优化,以及关键工艺设备的运行分析。
网站版权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