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辉 韩 嵩 叶 茂 战薇芸 吴雪峰 未 勇 陈 尘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 41(2): 8.
大中型气田储量规模大,对增加能源储备,减少对外依存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其稳产周期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已发现的大中型气田分布特征,从古构造运动、区域沉积环境方面分析烃源条件、储层规模、油气聚集等形成大中型气田的主控因素,探讨其下一步勘探方向。结果表明:① 四川盆地大中型气田以海相层系为主,集中分布于“三隆、两台缘、两拗陷”地区,以岩性、复合圈闭气藏为主;②大型构造运动形成的2 大古裂陷槽、2 大沉积拗陷、4 大古隆起、5 大侵蚀面控制了大中型气田的成藏,即古裂陷槽、沉积拗陷控制生烃中心,侵蚀面控制规模储层发育,古隆起控制早期油气聚集;③充足的烃源供给、层状规模储层、大型圈闭及适时形成的古隆起是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关键,继承性的大型古今构造叠合区是形成特大型气田最有利区。结论认为:①川西北上古生界台缘带是继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之后重要接替领域;②川东“达州—开江”古隆起和台缘带是重要突破领域;③川中“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区北斜坡是重要拓展勘探领域;④川西南雷口坡组、栖霞组台缘带是盆地积极准备的勘探领域。DOI: 10.12055/gaskk.issn.1673-3177.2018.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