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4卷, 第2期 
出刊日期:2021-06-25
  

  • 全选
    |
  • 徐诗雨 林 怡 杨 帆 陈 文 杨 京 何开来 曾乙洋 黎 洋 赵春妮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储层分类评价是对气藏储量品位进行地质综合评判的重要环节,是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的一项必要研究内容。目前, 权重分析法、灰色关联法、聚类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和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储层分类评价从定性、单一化逐步向定量、综合化发展。 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喉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为解决目前储层分类评价结果的多解性、模糊性、主 观性等问题,以四川盆地安岳气田上震旦统灯影组四段储层为例,基于储层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的认识,优选孔隙度、渗透率、 渗透率变异系数、泥质含量、含水饱和度、储层厚度等 6 个参数,进行储层定量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①安岳气田灯影组四 段储层可利用对应分析法直观地划分为Ⅰ、Ⅱ、Ⅲ、Ⅳ四大类 ;②储层定量分类评价结果与单井实测产能符合率高,研究区内储 层以Ⅱ、Ⅲ类储层为主 ;③储层品质平面展布与区内构造特征、地震预测厚度、有利沉积相展布特征吻合,该分类评价结果可以 为后续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 李世临  张文济  李延钧  刘 波  邓 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20 年,江汉油田在川东地区部署的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水平页岩气井测试取得工业油气流,展示了东岳庙段页岩 气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但对东岳庙段页岩油气勘探仍处于初步阶段,对其烃源岩尚无系统的研究。为此充分利用区内完钻井岩心、岩 屑资料,开展岩石学特征和地化分析,对烃源岩进行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东地区东岳庙段主要发育碳质页岩、介壳页岩和泥岩, 厚度 25 ~40 m;②从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量来看,东岳庙段发育较好—好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福禄场—大猫坪—高峰场—五百梯一带; ③从干酪根镜检和岩石热解数判断有机质类型以Ⅱ1 型为主、 Ⅱ2 型为辅;④油藏与凝析气藏成熟度(换算为镜质体反射率)划分界限在1.1%, 凝析气藏与湿气藏界限在 1.4% 左右。东岳庙段烃源岩处于成熟晚期到高熟早期阶段(研究区统计样品数据中 77.4% 以上的镜质体反射率 值大于1.1%,19.3%以上的镜质体反射率值大于1.4%),以生成凝析油气—湿气为主,因此川东地区东岳庙段应以页岩气藏为主要勘探目标。
  • 刘 辉 战薇芸 叶 茂 刘 鑫  吴雪峰 孙豪飞 陈 尘 潘政屹 张竞月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四川盆地梓潼—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勘探程度低,勘探尚未取得突破。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域开展较为系统的 成藏地质条件研究,为下步勘探提供方向。为此,从区域地层划分、沉积相、储层发育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烃源条件、古构造演化等 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雷四段天然气扩展勘探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 :①烃源主要来自须一段泥页岩,优质烃源岩分布在其中上 部 ;②研究区位于雷口坡组多期膏质潟湖边缘发育区,以云坪相沉积为主,台内颗粒滩体欠发育 ;③储层受沉积、岩溶和构造破裂作用 的共同控制,纵向多套薄层叠置,横向上有向东逐渐变好的趋势,储层与烃源岩发育“上生下储”和“旁生侧储”两种匹配模式 ;④区 域烃源生烃期、排烃期和气藏调整期均位于须底古构造斜坡区,现今大型构造圈闭和断裂欠发育 ;⑤构造上倾方向向南膏盐岩侧向封堵、 向东储集物性变好、厚度变大,形成大型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成藏条件较好,是下步的有利勘探区。
  • 叶 茂  彭 平  刘 辉  任纪博  杨荣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川东地区石炭系是四川盆地的主要产气层之一。然而,目前其勘探领域仅局限于构造背景的各类圈闭,广阔的向斜区及斜 坡区亟需新的地质认识指导勘探。为此,从野外露头、实钻井及地球物理等资料入手,利用线性回归法,恢复了石炭系印支期古构造图, 结合石炭系实际气藏分布,探讨了向斜区及斜坡区成藏的有利条件。结果表明 :①川东地区石炭系在印支期发育 3个地层—构造复合圈 闭油藏 ;②石炭系印支期地层—构造复合圈闭古油藏控制了现今石炭系气藏的分布。结论认为 :川东石炭系印支期发育的三个地层—构 造复合圈闭气藏的古构造高部位石油充满度高,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是川东石炭系深化勘探的有利区带。
  • 彭小东 杨朝强 彭 旋 汪来潮 卢 艳 刘 鑫 刘 凯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南海西部水驱气藏采收率普遍高于行业标准参考范围的机理,基于产水气藏物质平衡动态预测方法,选用 Carter-Tracy 非稳态水侵量计算模型,在考虑产水条件下生产指标动态预测的基础上,开展了水驱气藏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并 结合南海西部水驱气藏生产实践重新认识了水驱气藏采收率。研究结果表明:①水驱气藏采收率与气藏水体半径、水层渗透率、 地层岩石孔隙压缩系数、地层水压缩系数以及气藏埋藏中深呈负相关,与采气速度呈正相关;②排水采气是降低废弃地层压力、 提高产水气藏采收率的首选措施;③高部位布井 + 较高采气速度,有助于渗透率较高的边水驱气藏提高采收率;④地层水中天然 气溶解度较高的水驱气藏,应考虑水溶气加剧见水的风险;⑤浅层水驱气藏采收率,高于同等水体倍数和采气速度条件下的深层 水驱气藏。
  • 凡田友 江 林 聂 权 赵文韬 伍 亚 耿 超 邹 翔 李 弢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自高石 6 井投入试采以来,表现出单井稳产能力强、井控储量大的特征, 展现了气藏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对区内实钻显示、岩屑、取心、测井、测试、生产动态等静动态资料综合研究后认为 :① 与受构造控制的磨溪主体区块龙王庙组气藏不同,高石梯区块龙王庙组储层主要受沉积相控制,颗粒滩相储层发育,滩间海储层 欠发育 ;②纵向上龙二段储层较发育,主要发育 4 个滩体 ;③实钻、试采证实滩体内储层连通性较好,流体分布受构造控制,滩 体间储层欠发育,连通性差,每个滩体具有不同的气水界面,处于构造低部位滩体仍然含气 ;④通过储层分布特征及流体分布特 征研究,优选出 3 个开发有利区块共计 221 km2,估算储量达 375×108 m3。
  • 毕晓明 孙伟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徐深气田 A 区块火山岩气藏储量动用程度低、稳产能力差的问题,开展了井间加密试验,而加密井一旦与老井 连通,不确定其能否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为此,采用分区物质平衡方程技术分析了井控动态储量变化过程,结合火山岩气井动态 储量结构特点,提出了连通气井间动态储量变化的 3 种特征 :①持续增长型,加密井与老井动态储量逐步增加,相互间储量无明 显干扰,加密后提高储量动用程度;②干扰型,加密井的动态储量全部源于分采老井的储量,加密后主要提高采气速度;③干扰— 增长交互型,加密井既分采了老井的储量,又动用新的储量,加密后可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老井补给区以致密储 量为主,加密井虽然初始地层压力低,但仍明显高于老井,表明现井网下储层中广泛发育的致密储量动用差,为加密井提供了物 质基础,同时采用水平井加密既能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又可获得高的产能。
  • 周 敏  何 敏  向 阳  邓 婷  庞宇来  王昱珩  陈渝页  成艳玲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气井的稳产时间是生产部门进行合理配产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气藏最终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所以准确 预测气井稳产时间对于气井(藏)科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能够较准确预测气井稳产时间的是数值模拟法,其他方法如经验 法、生产压差法、节点优化配产法等预测气井稳产时间,因其使用条件差异大,计算也较复杂,故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实际生产 中应用较少。以川东地区大量已结束稳产期气井的实际生产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气井稳产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①气 井配产比 ;②剩余动态储量 ;③无阻流量。气井稳产时间受多因素影响,因此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川东地区气井稳产 时间与各影响参数的数学方程,用于预测气井稳产时间。选用样本以外的气井进行验证,对比已结束稳产期的生产井的实际稳产 时间、产量未进入递减的生产井的数值模拟稳产时间,证实用该方程预测的稳产时间与实际或数模结果相对误差小于 10%。结论 认为,该方法建立的预测气井稳产时间方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于生产部门组织生产,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决策。
  • 张 毅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苏丹油田高 GOR(气油比)、 单井投产施工周期长的特点,对地面试气流程进行优化调整。①将测试管线直接 连接至地面生产管线 ;②在做好井口和井筒准备工作后,通过抽汲作业将井筒上部掏空,再下入射孔和试气联作管柱 ;③配合使 用 RD 安全循环阀、旁通短节、封隔器等测试工具,通过套管环空灌液和液压传导方式完成射孔枪的点火起爆和负压射孔 ;④经 地面测试设备获取地层油气产出情况,制定相应的油气生产制度后,再由地面生产管线输往集输站进行投产。实践证明,此套工 艺的地面试气流程设计合理,下入的射孔和试气联作管柱操作方便,缩短了作业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地层污染 ;同时 可充分利用地层能量来实现油气举升,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目标,探明地层油气情况,在短时间内实现油气井投产,亦适用 于其他高 GOR 井的投产开发。
  • 杨玉豪 张万栋 王成龙 莫康荣 程利民 张雪菲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南海高温高压气田采用丛式井模式,表层?660.4 mm 井段集中批钻作业面临着上层隔水导管鞋易漏失、浅部松软 地层钻进造斜率难保证、密集型井槽井眼碰撞的难题,限制了表层钻井的作业时效。为此,针对性地采取井槽防窜漏工艺、优化 井眼预斜钻具组合、开展表层防碰设计及安全钻进参数控制,形成了适合该区域的丛式井表层?660.4 mm 井段安全钻井关键技 术。现场应用效果表明 :① ?660.4 mm 井段钻井采用顺序“跳打”方式,在隔水导管内清淤,出隔水导管后实施钻进参数控制, 并在固井时实施中间液附加量和排量控制,解决了表层大尺寸井眼、槽口密集环境下的井间窜漏问题 ;②优选大尺寸马达导向工 具,根据预斜情况调整马达弯角至 1.5°,提高了在浅部松软地层海水钻进作业的预斜效果 ;③钻具组合中配套 MWD 工具、新 增 Mob Stab 工具,满足一趟钻预斜、稳斜、防碰要求 ;④基于隔水导管不同偏斜角度的表层防碰设计及安全钻进参数控制的关 键在于 1 ~ 3 个立柱钻进的钻井液类型选择、提拉与划眼操作选择以及不同位置的高低排量选择来确保造斜效果。结论认为该套 技术能有效缓解该气田表层 ?660.4 mm 井段作业中的窜漏和防碰压力,作业提效 50% 以上。
  • 邱春阳 张翔宇 赵红香 王雪晨 张海青 陈二丁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顺北区块位于顺托果勒低隆北部,储层埋深 7 300 m。石炭系及以下深部地层其地质结构复杂,钻井施工中井壁失 稳严重,钻井液井壁稳定技术难度大。为保证顺北区块勘探开发顺利,提高超深井钻完井成功率,针对该区块深部地层岩性特点 及钻井液技术难点,优选了聚胺强封堵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评价实验表明,聚胺强封堵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抗温性好,抑制性 及封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该钻井液体系在顺北区块 2 口超深井进行了现场应用,施工中井壁稳定,解决了石炭系及志 留系钻进过程中由于泥页岩水化导致的井壁失稳难题 ;解决了上奥陶统桑塔木组辉绿岩和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碳酸岩由于孔隙及裂 缝发育导致的井塌难题 ;该钻井液体系应用井的井身质量好,全井平均机械钻速高,两口井钻井周期较同区块平均值分别降低了 26.90% 和 34.15%,取得了优快钻井的良好效果。
  • 文 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气藏富集机理,在运用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理论基础上,选取 JY1 井岩石样品进行分 析,采用岩心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x衍射全岩分析、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等手段开展了研究,研究认为硅质在上奥陶统五峰组—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有机质富集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对焦石坝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硅质沉积环境及成 因进行初步分析,取得以下认识 :①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表明沉积环境为大陆边缘的还原环境 ;②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硅质含量从上往下依次增加 ;③岩心及镜下观察发现具有大量的生物碎屑 ;④硅质含量与有机质丰度相关性较好,综合分析认为硅质属 于生物成因,且对有机质的富集具有较大贡献,硅质的富集预示着良好的烃源岩层段,因此要重点关注新区带、新层系中富有机质硅质 页岩层。
  • 周晓冀 杨智超 杜文军 王雪梅 巫 骏 敬龙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页岩气藏高效开发依赖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而覆盖密度是决定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和投资成本的关键参数。针 对四川盆地泸州区块海相页岩气三维地震资料,在确保对比因素单一性的前提下,通过抽炮排列将覆盖密度由原始的 52.5×104 道 /km2 逐步退化为6 种不同覆盖密度的三维观测系统,并对其叠前偏移成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论证和优选覆盖密度参数 ; 同时对比了相同覆盖密度下大面元高覆盖和小面元低覆盖两种观测系统的优劣。结果表明 :①叠前偏移成像效果随着覆盖密度 的增大而逐渐改善,信噪比也随之提高,振幅、频率、信噪比的定量评价显示泸州区块页岩气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覆盖密度选择在 42.0×104 道 /km2 较为合适;②在相同的覆盖密度下,大面元高覆盖观测系统能够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有利于复杂构造的成像, 而小面元低覆盖观测系统则有更高的纵横向分辨率。结论认为 :开展覆盖密度参数退化试验,综合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能够获得 一个兼顾成像效果和经济性的覆盖密度参数;在覆盖密度确定的前提下,对于信噪比较高地区,可以选择小面元低覆盖观测系统, 而对于信噪比较低地区,可以选择大面元高覆盖观测系统。
  • 林 兴  李 舫  吴 娟  张 劲  蒋 鑫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在美国上市,每年要按照 SEC 标准对各个公司的油气证实储量进行披露。页岩气作为一种新 兴的油气资源,在目前的能源结构体系中占有一定比例,也是未来天然气能源供给的有力支撑。为了厘清影响页岩气 SEC 储量经 济性的关键因素,采用单因素评价、多因素约束的模式,分析了多个经济因素对单井储量最低累计产气量、储量经济性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 :①气价是影响储量经济性的最敏感因素,其次是投资,影响最小的是操作成本 ;②在页岩气 SEC 证实未开发储量 评估中,最低累计产气量(EURming)与累计产气量(EUR)之间的差值(Nx)决定了该储量是否具有经济性,气价、操作成本对 储量经济性影响分别呈非线性正比关系和非线性反比关系,但随着气价(操作成本)的增加,气价(操作成本)对储量经济性影 响程度逐渐降低,而投资与储量经济性之间则呈线性反比关系 ; ③不同的气价下,操作成本及投资对 EURming 和 Nx 的影响程度呈 现不同的趋势,随着气价的增加,操作成本对 EURming、Nx 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投资对 EURming、Nx 的影响程度也呈现逐渐变 小趋势。
  • 赵 爽  王琨瑜  邓虎成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四川盆地川西拗陷中侏罗统溪庙组是四川盆地内重要的产气层位,已经发现的大、中型天然气田有十几处,具备巨 大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对川西拗陷沙溪庙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物性等基本特征的研究,明确了其致密砂岩成岩 相类型,结果表明 :①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中江气田沙溪庙组储层物性破坏作用很强,尤其是方解石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 化的决定性因素 ;②长石的溶蚀作用有利于改善储层的孔渗性能,绿泥石胶结(绿泥石衬边)对孔隙起到保护作用 ;③依照研究 区胶结作用以及长石溶蚀作用对储层质量影响的明显差异,将成岩相分为主要 4 类 :绿泥石胶结—长石溶蚀成岩相、绿泥石胶结 成岩相、方解石胶结成岩相、硅质胶结成岩相。通过面孔率、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微孔隙率及孔渗定性分析,绿泥石胶结—长 石溶蚀相物性最好,成为研究区有利成岩相。研究结果可为有利储层预测和致密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 马小飞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 44(2):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发计划,研究其开发工程模式十分必要。基于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离岸距离 大于 300 km,列出两种典型的用于深水油气田开发的全海式开发工程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天然气水合物采出气与常规天然气 田采出气的差异性和生产处理要求的不同,对 2 种全海式开发工程模式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开发工程 模式中关键装备的适用性和选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①“FPU+FLNG”(浮式生产装置 + 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 的全海式开发工程模式,可以作为未来天然气水合物全海式开发的推荐模式 ;②用于天然水合物开发的水下生产系统,可以在常 规水下生产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水合物采出气特点进行简化和改造,向轻小型方向发展 ;③优选半潜式生产平台作为天然气水合 物开发的深水浮式生产装置类型 ;④推荐单混合制冷剂液化技术作为 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搭载的液化工艺。 研究成果对于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转入商业化开发的工程模式选择和关键装备选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网站版权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编辑部